過去台灣人的身後事多採「土葬」跟「火葬」,但無論是建墳或晉塔安置遺骨,對蕞爾小島而言,仍消耗太多土地資源,造成「死人跟活人爭地」的奇景,隨著政府推廣和現代觀念轉變,喪禮轉為簡約不鋪張,愈來愈多人接受環保葬,選擇塵歸塵、土歸土,除了環保自然,也能節省治喪經費。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環保葬比例逐年增加,從2006年的246件、占死亡人數0.18%,到2017年攀升至7743件、占死亡人數4.50%,12年間總計39203件,顯示民眾日益接受環保葬。
什麼是「環保葬」?簡單來說,是指人死亡後,將骨灰研磨處理成粉後,在政府劃定區域內進行骨灰安置,不造墳立碑、不進靈骨塔、不記亡者姓名,而以樹葬、花葬、灑葬、植存跟海葬的方式安置遺骨,來永續循環使用,彰顯人往生後一律平等的意涵。
內政部民政司副司長鄭英弘表示,台灣土地有限,靈骨塔要花很多成本蓋建築物,也有物理壽命,短則四、五十年、長則一百年就不能使用,土葬或火葬占用較多土地資源,環保葬對自然衝擊較小。對民眾來說,若觀念能接受,也不用花很多錢買墓地跟塔位,可減少喪葬費用。
然而,上述種種的環保葬差別為何?其實是「地點」跟「形式」的區分。地點方面,分公墓內(樹葬、花葬、灑葬)和公墓外(植存、海葬),形式上分樹葬跟海葬兩大類。
樹葬和花葬,是指在公墓內將骨灰埋入土中,並在上方種植花樹,讓骨灰歸為土地;灑葬是在公墓內進行骨灰拋撒。
植存需在政府劃定的特定綠化地點,如新北市的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和三芝櫻花生命園區進行骨灰拋灑或埋葬。
海葬是將處理過的骨灰裝到無毒易分解的環保袋中,家屬在海葬日期時,乘船到能拋撒骨灰的海域後,替亡者祝福後,將環保袋拋向海中,灑花取代焚香和燒冥紙,目送骨灰沉入海中,讓亡者回歸自然。
據了解,台灣能舉行海葬的縣市包括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宜蘭、花蓮跟台東,各縣市的海葬日期不一,有些縣市若參加聯合海葬不收費。若自行委託業者海葬,會視船隻大小、參與人數跟流程規畫,價格2萬元至5萬元不等。
鄭英弘指出,樹葬跟海葬都是對自然友善的方式,但因「入土為安」的觀念、考量海葬日期跟僱船出海的緣故,民眾較能接受樹葬,譬如2006年到2017年共有30731人選樹葬、1708人選海葬。
台北市殯葬管理處副處長王文秀也表示,大家較能接受樹葬,台北市從推動至今,已有13237人進行樹葬、801人選海葬,但選海葬的人口也漸漸增加,她記得北市首年舉辦時只有6位,現在每年約有100多位。
在王文秀的印象中,會選擇海葬的民眾都因喜歡大海,但其中一位風水師海葬的理由令她敬佩。
她說,海洋裡有魚,海葬的話骨灰會被吃掉,有人會覺得是「葬生大海」,但有一位民眾,雖是風水師,對身後事卻不局限於風水的觀念。
這位風水師認為,真正能留給後代子孫的並非「風水」,而是「風範」才能留給下一代,被魚吃也是做功德,所以他就選擇海葬,並將麵包粉混入骨灰,希望吸引魚來吃,無疑是捨身布施。
然而,儘管政府推動環保葬多年,但民眾仍較不願採行環保葬,環保葬占死亡人數比例仍低。
鄭英弘觀察,這是因為殯葬觀念的改變需要時間轉化,就像台灣早年土葬的比例高,推行火葬也不容易,但現在台灣火葬率高達96%,大家逐漸接受火葬,環保葬也相同,民眾對骨灰保存的改變也需要時間。
此外,他補充,喪葬並非個人行為,通常是家族成員的決定,而決定過程中,還受孝道觀念跟長輩影響,除非當事人想進行環保葬,實行的可能性才高。
鄭英弘指出,有些人擔心環保葬無法慎終追遠,傳統上會覺得替先人造越大的墓,才越有孝心,但環保葬對先人的尊敬跟懷念不會減少,環保葬的環境就像公園,想跟親人接近,隨時都可以去追思。
王文秀談到,選擇環保葬的人,通常都了解會用另一種方式來緬懷祖先,雖然沒有碑,但後人誠心誠意跟祖先說話,祖先一定會聽到。
值得一提的是,民眾除了擔心無法祭祖,也有人質疑環保葬後骨灰根本不會分解、也害怕亡者疊葬的問題,以及風水考量,而不願環保葬。
有殯葬業者質疑,環保葬的骨灰即使經研磨後埋入土中,也無法真的分解,而政府為了解決此問題,會重新整土、挖土,並把挖起來的土壤直接丟棄,民眾到環保葬區恐無法追思先人。
對此,鄭英弘澄清,台灣土地有限、葬區不大,它的規劃會較密集,骨灰屬於鈣,骨灰埋入土中,一段時間沒有去翻動,它跟水結合可能會鈣化,這個問題能透過翻土或其他技術來避免結塊,我們會定時攪動土壤,但不會挖土丟棄。
王文秀也表示,只會整土避免結塊,不會挖土丟棄,有時還會增加土壤。
至於是否會疊葬?王文秀解釋,以樹葬為例,會一圈一圈有方向性的依序使用,不會做疊葬,若土地用完後會休息半年,讓土壤變化,才繼續進行環保葬。
另外,華人重視陰宅風水,如今環保葬打破傳統,讓往生者回歸自然,也毋須堪輿,從風水信仰的角度來看,也有人擔心亡者恐「居無定所」、「死無葬身之地」。
研究風水逾20年的中華世界道教五術大法師協會全國總會副理事長徐翔鵬表示,人死後生魂依附於骨骸或骨灰,若沒有適當處理骨骸,生魂會不安跟作怪,和子孫磁場感應後,會影響後代家運。
所以達官貴人在土葬或晉塔時,會尋找風水福地來安定亡者,祈求庇蔭祖孫,讓後代財丁兩旺。他說,樹葬跟海葬,在風水上恐可能發生問題,重視風水的人,要慎重思考是否要環保葬。
綜上所述,環保葬優點多,如降低土地負荷、綠色環保又簡葬,但也有不少疑慮,像骨灰結塊問題、未說明土地如何循環利用,以及風水擔憂。殯葬業者也曾觀察到,曾有後悔選擇環保葬的家屬,卻已無法追回骨灰重新安葬。
因此,針對土地如何循環利用、如何避免骨灰結塊跟疊葬的可能,以及後續追思事宜,相關政府單位都應讓民眾更清楚了解環保葬的流程,而非一味宣揚環保葬自然又省地省錢,避免有些人在不清楚的狀況下作選擇,將來卻後悔莫及。
當政府將環保葬區規畫更完善、優缺點說明更詳盡,才能讓民眾不再害怕或誤解,未來更有助慎重決定是否要化作春泥長眠大地。
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news/%E7%92%B0%E4%BF%9D%E8%91%AC-%E5%A1%B5%E6%AD%B8%E5%A1%B5-%E5%9C%9F%E6%AD%B8%E5%9C%9F-%E9%81%B8%E6%93%87%E5%89%8D%E6%90%9E%E6%B8%85%E6%A5%9A%E6%B5%81%E7%A8%8B%E8%88%87%E5%84%AA%E7%BC%BA%E9%BB%9E-011018521.html